颠覆性发现:Nature子刊论文显示,刷手机可降低痴呆风险,预防大脑认知衰老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4-16 14:57
这项研究为如今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指明方向:在数字时代,善用科技将成为对抗认知衰退的新防线——生物学不再决定命运,科技可以改写衰老剧本。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贝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子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发表了题为:A meta-analysis of technology use and cognitive aging的研究论文。
这项荟萃分析颠覆性发现,数字技术(电脑、手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认知衰退和认知受损的发生率降低有关。这一研究结果挑战了日常使用数字技术会导致 数字痴呆 的假说,支持了 技术储备 假说(也就是数字技术可以促进保护认知的行为)。
世纪之争:数字痴呆 VS 技术储备
传统观点认为,过度依赖科技会导致 数字痴呆 就像肌肉不用会萎缩,长期将记忆外包给搜索引擎、依赖导航软件,可能加速认知衰退。
但还有学者提出 技术储备 理论 数字技术带来的复杂认知训练、社交连结和补偿功能,反而能构建大脑的 认知防护网 。
那么,伴随人类的手机、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究竟是加速大脑衰老的 元凶 ,还是守护认知的 护身符 呢?
这项研究综合分析了1990-2024年间全球136项研究,涵盖41.1万50岁以上中老年人,平均追踪6.2年,终于破解了这个认知谜题。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57篇已发表论文,这些研究覆盖了全球411430名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平均年龄68.7岁)使用数字技术的情况,所有研究都包含一项认知或测试,这些研究平均追踪了 6.2 年。
数据说话:数字技术使用者痴呆风险直降 58%
分析结果显示,没有发现 数字痴呆 假说的证据,恰恰相反,使用数字技术与这些研究中的中老年人的认知受损风险降低有关。
具体来说,使用数字技术与认知障碍风险降低58%有关;使用数字技术与认知衰退速度减缓26%有关;电脑、手机、互联网单独使用均有效,混合使用效果最佳;在控制了教育、收入、健康等干扰因素后,数字技术对认知保护效应依然显著。
研究团队认为,使用数字技术可能从以下三点发挥护脑作用:
1、认知健身房:操作电子设备需要同时处理多重信息流,比填字游戏更锻炼执行功能;
2、数字社交圈:通话等功能会显著降低老人孤独感,间接保护认知健康;
3、智能脚手架:数字技术的提醒功能补偿记忆衰退,帮助早期痴呆患者维持生活独立性。
该研究还特别发现,适度使用(每天1-2小时)数字技术的效果最佳,过度沉迷可能适得其反。
争议与反思:我们该如何与科技共处?
尽管该研究的结果乐观,但研究者提醒:这些研究对象大多是成年后接触数字技术,对于儿童过早、过度使用数字技术的影响仍需警惕,此外,我们还需要防范数字技术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网络诈骗、虚假信息等风险。
科技不是万能药,我们要善用而非依赖,研究团队建议,应当选择需要主动操作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视);结合线下社交与实体益智活动;对于 70 岁以上老年人应当优先掌握视频通话、健康监测等功能。
随着脑机接口、AI 助手的普及,研究团队呼吁,应当开发更多 认知友好型 适老科技,建立数字技术终身培训体系,使用智能设备早期预警认知衰退。
这项研究为如今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指明方向:在数字时代,善用科技将成为对抗认知衰退的新防线 生物学不再决定命运,科技可以改写衰老剧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多篇研究成果解读科学家们在癌症免疫疗法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2025-04-30)
- 你的细胞核正在悄悄变形?Nature Methods:颠覆认知的疾病机制革命! (2025-04-30)
- Cell:挑战常规!发现全新的药物摄取策略,有潜力引起药物开发领域的新变革 (2025-04-29)
- J Physiol:新研究表明运动促进大脑健康 (2025-04-29)
- Gut:切除息肉后要做几次肠镜?大型患者集分析发现,术后第一次结肠镜检查低风险患者无论基线如何,都可以不做第二次结肠镜 (2025-04-29)
- 为什么我们的腰围总是在中年时变粗?Science论文揭示背后秘密:脂肪祖细胞在衰老时大量产生新的脂肪细胞 (2025-04-29)
- 中纪委点名「新型医药腐败」 (2025-04-29)
- 运动可以保鲜大脑!J Appl Physiol:终生的体育活动有望减缓机体认知功能下降 (2025-04-29)
- 我们所知道的「坐月子」或并不正确!44万例孕妇数据:产后恢复远非一个月,约半数生理指标需要3个月至一年才能回归孕前水平 (2025-04-28)
- Nat Commun:揭示HPV与人类DNA杂合形成的ecDNA促进口咽癌生长机制 (2025-04-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