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
![]() |
行业里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如此巨额的反垄断处罚了。
五一假期,津药药业、江苏联环药业、仙琚制药分别公告:因涉嫌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被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合计被罚没 3.26亿元。
三年前的疫情期间,地塞米松磷酸钠被大量应用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原本几毛钱一支的老药价格飙升,最高达到上百元。
当时这一现象并未引发广泛关注,外界只以为是药品短缺,临时供应不上。但这次天津市场监管部门查证下来:上述三家企业在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就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共同抬高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造成制剂价格上涨。
新冠重症患者的抢救药,竟被拿来垄断抬价?津药药业、江苏联环药业、仙琚制药可以说是大发了一笔 国难财 。
01 合谋把控市场
新冠疫情期间,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作为 第一个被证明可以改善COVID-19生存率的药物 ,大量应用于新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
没想到,几家原料药企业竟敢在这个关键特殊时期,玩起了垄断涨价的把戏。
据报道,当时,辽宁有医院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达到30多元一支;广西一家医院的医生表示五六十元一支的都用过;湖南郴州某医院领导则表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原价为0.35元/支,2022年提高至98.76元/支,涨价近282倍。
如今回看,地塞米松的价格暴涨是一场有组织的价格垄断。
健识局发现,2023年CDE的备案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国内仅有8家企业能够生产,其中津药药业、江苏联环药业、仙琚制药这三家企业握有4张批文;另外4张批文中有两张归属于小微企业。可以说,三家涉案药企很大程度上把控了该原料药的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这三家药企还有注射剂生产批件。自己既生产原料,还能生产药品,这样抬高药价的过程就变得更隐蔽。
当年这场地塞米松的 涨价盛宴 中,还有不少参与者。
2023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一批 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 ,其中就有国药控股黔东南州医药有限公司 哄抬地塞米松磷酸纳注射液的价格 一事。2022年11月、12月国控黔东南州公司分别以5毛8到7毛一支的价格采购,2023年1月以9块8一支的价格卖出,售价整体上涨14倍。
当年国控旗下的这家公司已经被罚款70万元,而今天三家垄断原料的公司也被重罚3亿,发 国难财 的企业,果然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02 处罚差距大,有企业 坦白从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没收违法所得外,津药药业、江苏联环药业、仙琚制药分别被处以约2643万元、4313万元、1.72亿元的罚款。
其中津药药业和联环药业获得了宽大处罚,分别得到80%、30%的罚款减免。仙琚制药则是按照全额罚款,因此罚没金额最高。
仙琚制药不但没减免一分钱罚款,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张宇松还作为主要责任人遭受了个人处罚,被罚款60万元。其他两家企业均没有个人遭受处罚。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宽大处罚的情形主要是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按照法律,第一个 报告者 可以最低免除80%的罚款额度;第二个 报告者 可以免除30%-50%的罚款额度。
这样看来,津药药业可能是合谋垄断案件中第一个向天津局 主动自首 的,并 供出 了其他两家企业,才能获得80%的罚款减免。
今年3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垄断案也有相似情况。当时,上海信谊联合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带头组织了垄断协议的实施,最终又 主动并第一家向上海局报告情况 ,被酌情给予了80%的减轻处罚。
此次罚款使仙琚制药业绩遭受重创。2024年财报显示,此次因垄断被罚没的1.95亿元,占其2024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88%,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9.17%。
而在此次垄断案中违法所得最高、金额超过另外两家企业之和的津药药业,则因主动报告行为被免除了高额罚款,罚没额仅约为仙琚制药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两家是初次被查,这已经是津药药业及其下属公司四年内第四次遭受反垄断处罚,此前已被罚款超过1亿元。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人类肠道真菌可以逆转小鼠的肝脏疾病 (2025-05-11)
- 《癌细胞》:“上医治未癌”!华人科学家发现,针对TIM (2025-05-11)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